2012年12月26日, 屯門公路巴士轉車站首階段啟用, 標誌著屯門的巴士服務改革即將開始.
屯門新市鎮由70年代起, 隨著各公共屋邨及私人住宅的發展, 人口不斷增長, 往返市區的交通需求有增無減, 2003年西鐵通車之前, 居民往返市區除了巴士, 基本上沒有其他選擇, 而屯門各屋邨的分佈又分散, 巴士公司在定線上又很難做到一線服務5-6個屋邨(一線走天涯), 結果是, 在不同的屋邨均會同時出現一個類似的巴士線組合:
1)一條往新界西的鐵路站接駁線(通常以荃灣/葵芳/荔景為終點站),
2)另一條以九龍佐敦道以北的地方(如旺角東鐵路站(舊稱旺角火車站)/大角咀/佐敦)為終點站的路線.
另外, 隨著路線發展, 更出現了往返沙田(263), 觀塘(62X, 258D, 259D), 九龍城(61X)以至尖沙咀(260X)及港島(960, 961系)的路線, 但這些路線主要只跑屯門市中心一帶.
這種路線安排, 在繁忙時間的確很有利快速把居民送出九龍市中心, 至少不用在屯門區內浪費時間兜路"遊花園"才上公路, 但在非繁忙時間, 數條行走屯門公路而路線相近的路線就在半滿以至1/4車乘客的情況下出入市區, 不乎合經濟效益之餘又浪費燃油, 加上前往九龍城以及沙田的路線定線又不能服務市中心外圍的居民(如263及61X只服務屯門市中心及友愛,安定一帶居民), 結果部分居民要在區內乘輕鐵轉巴士又或出九龍再轉車, 費時之餘也增加車資負擔, 甚至造成巴士乘客流失往鐵路(輕鐵及西鐵以至整個港鐵網絡是一整體按里程收費)故此運輸當局及巴士公司就開始構思用轉車站形式解決居民的交通問題.
這個屯門公路轉車站, 設置於小欖交匯處旁, 是香港暫時唯一一個設置於非收費道路(隧道及橋樑)收費站旁的轉車站, 採用開放式設計, 轉乘乘客必須使用八達通繳付車資才可享用優惠價轉乘服務, 現金付款的乘客就必須用原價轉乘. 這個設計, 使小欖附近的居民也可步行前往此站坐車, 不過非轉乘的乘客在此登車不論是用八達市或現金付車資, 都是以正價計算.
轉車站開通初期, 只有九龍方向轉車站運作, 而站內現有3條車坑, 足夠容納約15-20條巴士線同時上落客, 第一階段, 只有4條以新界西為終點站的短途線及5條前往九龍以及新界東的路線停靠. 而當一個月後第二階段實施後, 將會再多4條以新界西為終點站的短途線停靠. 這個轉車站更首現下一班巴士到站時間預報(據說涉及GPS應用,但未能確定), 以及在站內設有免費15分鐘WIFI服務.
筆者就在12月26日轉車站首日運作的下午時份前來視察, 從觀察所見最多市民下車在此轉車的路線是行經青山公路一帶的61M. 這也難怪, 因為由三聖以至小欖一段青山公路, 近年多了私人屋苑發展, 但限於路面及客量, 不足以開辦更多直接出九龍的路線, 而現在有了轉車站, 青山公路一帶的屯門居民出九龍多了選擇, 不一定再要先出荃灣轉港鐵或其他交通工具, 節省不少時間.
延伸閱讀:
九巴新聞稿2012-12-18
屯門公路轉車站12月26日正式啟用 省錢省時間 接駁市區更輕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