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很久,今天不得不寫幾隻字關於平安飽事件。
郭錦記餅店外(2008年5月12日) |
長洲的太平清醮,是傳統的節慶節目,目的的要超渡島上因瘟疫死去的島民,同時籌謝神恩。重要的環節之一搶包山,是讓島民將民將平安飽帶回家,分享平安。
1978年,因之前發生了包山倒塌意外,港英政府也因此而禁止搶包山活動,直至2005年特區政府復辦,性質卻改變成一個體育項目多於宗教項目。當然,有人說,改變了性質,有違了原意,甚至有褻瀆神靈之嫌,但好好羞羞也算帶動離島旅遊。我沒有宗教信仰,只以平常心去看,是否褻瀆神靈我沒意見,但看見活動帶來了旅遊商機,使日漸因船費問題而被邊緣化的離島旅遊業難得被活化一下,也是好事。
但是,近日食環署卻在太平清醮前幾天忽然向長洲大會指定的2家餅家表示不可以在店舖門外蒸包和打印,必須在工場內為平安包蓋上「平安」二字,如果在工場範圍外蓋印,是違反衞生規定,可能票控。一向關注原居民利益及習俗的鄉議局又沒有出面幫手調解(奇怪,同是違法的僭建丁屋就如此積極跟進,甚至告御狀),乘順風車攪旅遊的旅遊發展局主席田北俊卻表示支持食環署監管長洲製作平安包,以保障旅客及市民的食物安全。結果最後招致其中一餅家在打醮當日不營業抗議,另一家就限量慢板供應平安飽,大好節日欠了大會指定平安飽,就像套餐欠了餐飲,很不完整。
的確,按食物安全角度,店外暫存飽很短時間,可能並不很理想,但一兩 個小時左右就賣出,正常來說也不會在短短兩小時變質,而店主也說明了一年只此一次,大約七天,小餅店要掙錢,一年食粥食飯就是看今次,而且對遊客來說,看見一個又一個即場蒸起熱騰騰的平安飽,還可以看見甚至親手打「平安」印章上飽上,這種DIY(Do It Yourself)經驗,是旅遊體驗的一部分,就像我到台灣一個叫白米地方,那裡的木屐工藝場也是讓遊客一嘗自製木屐。
台灣白米木屐村 |
台灣白米木屐村 |
當香港政府的民政事務局口口聲聲說要做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及保育,卻沒有好好尊重原居民文化傳統,不協助也算,更刻意阻撓,實在是看得人氣憤。
甚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公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以下5個種類:
1.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
2.表演藝術;
3.社會習俗、儀式和節慶活動;
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5.傳統手工藝。
1.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
2.表演藝術;
3.社會習俗、儀式和節慶活動;
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5.傳統手工藝。
太平清醮以至整個平安飽生產過程,就正正是第2類(為平安飽打印本身不止是食物生產,更是表演藝術,就如北京拉麵店讓你看師傅生產過程)、第3類(太平清醮本身就是社會習俗、儀式和節慶活動)及第五類(平安飽本身也是傳統手藝)。
好好地的一個節慶日子,最後焦點卻去了食環署阻礙餅店生產平安飽,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今次又一次「一周一鑊」。
郭錦記餅店外 (2008年5月12日) |
今年如此,下年如何? 其實,食環署因食物安全執法,本身無可厚非,但如果是早一點時間與大會溝通,安排一些地方作平安飽售賣點,使工場與零售點分開,在不影響通道暢通下,發出臨時食物製造廠牌照,讓他們可暫時擴大工場範圍,使之可合法地經營同時又解決食物安全的問題,不就是解決了問題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