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做完功課,不時也會同外公走到嘉頓旁的公園散步,之後去嘉頓買麵包作下午茶,記得有一種用橙白格仔袋包裝的小型粟米麵包,是我最喜愛。春天時,公園的一排木棉樹開花,紅紅的木棉花十分壯麗,而每到十月頭,總會見對面的美荷樓掛滿“青天白日滿地紅”大型旗幟,當時我不知可解,後來才知,這是中華民國國旗,也就是孫中山先生所建立的民主中國的旗幟。每到星期六日,不時都會同家人到嘉頓中心內的嘉頓酒樓飲茶,但卻沒走進過看似很高級的嘉頓餐廳 - 這是我的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
忘了那時,嘉頓的酒樓在內部裝修後消失了,但一星期總會路過最少一次搭巴士。2012年初,我和幾個朋友在最後熱狗巴士上刊登了告別廣告,而巴士被九巴內工作的朋友編定了行走40號,往返荃灣碼頭-觀塘碼頭,那時還未改線的40號,總會經過嘉頓中心外。有一天早上,我專程在完成工作後走到嘉頓中心外,拍攝的們的廣告巴士!
再之後的一次,是很傷感的。2013年4月,朋友在大埔山頭輕生,事發後,一班朋友於周日就是在嘉頓對面入大埔的紅VAN站集合坐小巴入去拜祭,而當中有位朋友開車卻不懂行大埔道入大埔,結果我只好隨車帶路…。
再之後,嘉頓中心原來也曾在電影中出現過的,近年就有同是我中學母校師兄羅啟銳導演作品《歲月神偷》 - 很多人或者都記得,歲月神偷救了拍攝場地永利街舊樓群逃過被拆的命運,但其實,歲月神偷是羅導演自己成長的故事,故事真實發生的地方,實際是在深水埗一帶,而他的著作“歲月神偷”中,也有一段提及嘉頓旁的九龍道。
---
嘉頓中心,為甚麼會成為深水埗甚至九龍的地標? 大家還要先認識一下英治時期的九龍至新界的主幹道道路網設計:由尖沙咀碼頭開始,沿彌敦道走,到佐敦道剛好是一英里(一咪),緊接彌敦道北端(太子)的,是往返新界東的大埔道(大埔公路),而到達了桂林街嘉頓對出位置,就是另一主幹道,往返新界西的青山道(青山公路)就是由此開始。老一輩常說青山道九咪半、十四咪半,就是以尖沙咀碼頭開始計的。
1935年建成的嘉頓中心,剛好就是在青山道的九龍段開端,當然成為了往返九龍及新界市民路上一個重要的ICON,嘉頓的位置,剛好是三咪的位置!
---
嘉頓麵包餅乾跟香港的歷史及嘉頓中心的建築特色,近日已有不少文章提及,我不重覆了。如果,你在乎這座很有特色的戰前建築,不希望被拆去重建,請出來發聲吧! 網址: http://supporthk.org/zh-hant/node/4440/
Re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